【主題教育】主題教育“曬整改”
南昌航空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第一批“曬整改”清單一覽表
南昌航空大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 ||||
序號 | 問題 | 責任部門 | 整改成果 | 完成情況 |
1 | 田徑場設施老化,師生鍛煉場地不足問題 | 基建處 | 投入328萬元,完成前湖校區田徑場改造工程,田徑場塑膠老化、破舊得以解決,很好地滿足了體育教學需要,促進了師生體育運動的開展 | 已完成 |
2 | 部分學生宿舍學生如廁難、洗浴難問題 | 后勤處 基建處 | 投入384萬元,完成部分學生宿舍衛生間、浴室改造工程,學生在公寓區的生活便利了,滿意度較高 | 已完成 |
3 | 前湖校區幼兒園辦學場地、教師不足問題 | 附屬學校 基建處 | 新增前湖校區幼兒園2個托班場地(共210平方米)和6名教師; 學校下撥場地改造工程經費約7.2萬元、相關設施設備經費約7.375萬元,為教職工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教職工們能安心積極投身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中 | 已完成 |
4 | 教職工健康體檢標準化、制度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問題 | 校醫院 | 在覆蓋全體教職工體檢的制度性安排基礎上,2019年新增加女教職工婦科(防癌)普查預算外資金12萬元,進一步使健康福祉惠及教職工 | 已立項 |
5 | 師生健身場所不足,學校健康服務沒能較好融入日常的問題 | 校工會 體育學院 | 堅持實施教職工“健身卡”制度,為教職工充值800元健身津貼;為全校教職工免費開展體育技能培訓,每周三19:00--20:30在體訓館一樓舞蹈館和武術館分別教學瑜伽和太極拳; 增加室內體訓館(含籃球館、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以前、中午11:40--13:40和下午課后至18:00之前的課余時間為學生免費活動時段,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日常健身活動的氛圍已經形成,學校健康服務貫穿全程,師生滿意度較高 | 已立項 已實施 |
6 | 因物價上漲,學生反映食堂菜價上漲問題 | 后勤處 | 將9月份至學期末收取的租賃經營管理費惠及發放給學生,約30元/人;設立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50萬元,保證學生食堂飯菜價格的基本穩定,增強學生獲得感 | 已立項 |
7 | 行動障礙學生上課通行困難問題 | 基建處 | 在教學一組團、二組團教學樓建設無障礙通道,給特殊群體學生應有的尊嚴,引領全校誠信友善的價值觀 | 已完成 |
8 | 信息技術運用不夠廣泛,信息化水平滯后問題 | 現信中心學工部 | 投入200萬,在30個學生樓棟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在全校各關鍵點增加設備,實現無線網全校園覆蓋,校園信息化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正在全力打造智慧化教學環境、科研環境、管理環境和生活環境 | 已完成 已實施 |
9 | 學生意外傷害、傷殘時有發生的問題 | 校醫院 | 投入資金50余萬元,對全校6000名新生開展急救救護培訓,提升大學生自救互救能力,強化生命教育,助推平安校園建設 | 已立項 |
10 | 思政課教學效果與學生需求和期待有差距的問題 | 馬克思主義學院 教務處 | 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研究、強化教學質量監控,創新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將紅色文化和航空文化融入課堂內容,目前思政課教育教學學生評教平均分已超過95分,到課率、抬頭率、滿意率大幅攀升。同時,選取部分專業課程、通識課程進行試點,逐步擴大“課程思政”覆蓋面,和思政課相互配合,強化課堂主渠道思政育人功能 | 已實施 |
11 | 前湖校區停車位不足,給師生帶來不便的問題 | 保衛處 后勤處 資產公司 | 增加停車位的建設方案已納入校園交通系統改造方案,正在招標,招標完成后立即施工;在家屬區、學生宿舍、食堂等周邊建設了非機動車停車棚6個,并陸續安裝充電設施,師生因停車難導致的不便已經初步緩解,后期將進一步徹底解決到位 | 已實施 |
12 | 上海路校區管理不夠周到,教職工家屬區存在安全漏洞的問題 | 保衛處 | 上海路校區門衛管理和巡邏工作已聘請專業保安公司,人員素質和能力有較大提高,新團隊管理工作已初現成效 | 已完成 |
13 | 護校渠邊過道臟亂,渠面有垃圾漂浮,影響學校環境的問題 | 后勤處 | 已徹底清理渠邊過道,打撈清運護校渠漂浮垃圾、藻類、浮游物、淤泥,還護校渠美麗容顏,師生感受到清潔、整齊、舒適、優美的文明校園環境 | 已完成 |
14 | 文化景觀影響力不夠的問題 | 宣傳部 | 東大門新增一處“不忘初心辦教育 牢記使命興中華”校園文化設施,整合修繕了航空文化設施,文化景觀的航空國防特色更加鮮明 | 已完成 |
15 | 黨員培訓教育力度不夠問題 | 組織部(黨校)、基層黨委(總支) | 學校黨委進一步加強學校黨校建設,配備了專職副校長,按照《中國中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要求,加大黨員教育培訓總體安排和指導力度,推進黨員教育規范化、信息化、常態化建設;優化課程設置,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黨務工作能手開展講座報告。 | 已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