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面對面”在戰“疫”中引領青春前行
我校舉行線上“書記面對面”活動
黨委書記郭杰忠在線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啟航網訊 面對焦慮,他細心撫慰:“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定要有耐心”;面對擔憂,他堅定信心:“你們所擔憂的,學校正在著力解決”; 面對困惑,他諄諄引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場疫情,在對全國各行各業造成沖擊的同時,也打亂了同學們的學習與生活。3月10日下午,一場“在戰‘疫’中成長——書記面對面”活動,悄然走上云端,學校黨委書記郭杰忠在學校逸夫樓第二報告廳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化身“青春引路人”,上線聆聽160余名知行實踐班同學們的心理困惑,暢談疫情之下的青年擔當與責任,宣傳部、學工處、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相關負責人參加。
“什么時候能夠開學?開學后是否能夠得到足夠的防護?能否為有困難的同學提供口罩?我們能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做些什么……”因為疫情,“寒假”硬生生變成了“暑假”,何時能夠返校以及返校之后的防疫準備工作等問題,成為提問區的一大熱點。
面對同學們問題中的焦慮和擔憂,郭杰忠首先進行了介紹和釋疑:“你們現在所擔心的,就是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做的,并已經制訂了詳細的預案,方方面面都納入了考慮范疇,當然也包括防疫物資準備在內。” 同時,郭杰忠表示,開學日期要等待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統一安排,不過非常歡迎同學們能以各種形式投入到學校防疫志愿工作中來,共同參與學校防疫秩序的維護。
“目前新冠肺炎已經席卷全球,同一事件發生在不同國家,采取的方式和發展方向卻大不相同,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國家能如此迅速地采取這么有效的防控措施呢?”“知”字班高陽明同學的問題引爆了提問區的另一個熱點,大家紛紛表示“我特別自豪我是一個中國人”“更加堅定了我向黨組織靠攏的決心”。在信息獲取如此便捷的當下,世界各國疫情防控措施的比較,讓同學們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郭杰忠表示,面對同樣的疫情,對各個國家來說,都是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們國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當前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也獲得了世衛組織的高度贊揚。這是因為,我們國家所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切為了人民、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同時,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也彰顯出了我們黨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堅持全國一盤棋,舉全國之力全力應對,最終形成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這是一個值得青年學子們深入研究和學習的課題,郭杰忠希望同學們能結合此次疫情,研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體會其中概括的我國社會主義十三個方面的制度優勢,在思想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用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行動,爭取早日入黨。
在此次抗疫的一線人員中,不乏九零后、零零后年輕人的身影,他們的奉獻與擔當,也激發了同齡人們的熱血。不少同學都急切地向他們信賴的師長提出自己的困惑:“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提升自身使命和擔當意識呢?”
郭杰忠耐心地為同學們解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你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當前青年就是要將自身的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中,為國家發展做貢獻,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同學們要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但同時也要有為國之力,這就要求我們扎實學習,掌握本領。如此,方能在需要擔當的時候,挺身而出,大顯身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使命。
除此之外,對如何保護野生動物以構建和諧生態關系的關注,對社區志愿工作中的困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探討等等,兩個半小時的時間里,五十一個問題,郭杰忠都未曾落下,他用或溫情、或耐心、或幽默的回復,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疫情分隔了彼此的空間距離,但“面對面”的交流卻未因此停止。
郭杰忠表示,希望通過此次特殊的交流方式,讓大家正確認識疫情,正確認識我們的黨和國家,同時,正確認識我們的制度優勢,清醒地看到在疫情防控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新時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大學生,在國家遇到困難時,能挺得出來,豁得出去,擔得起來,發揮所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