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矚目】科技為翼——南昌航空大學學子以無人機為紅土地注入新動能
啟航網訊 8月12日,多家媒體以《科技為翼——南昌航空大學學子以無人機為紅土地注入新動能》為題報道我校。
全文如下:
盛夏的弋陽,蒸騰的熱浪中,疊山書院的飛檐翹角依然透著厚重的歷史滄桑。南昌航空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大一學生王昱博操控著無人機緩緩升空,機身上的高清鏡頭如同精密的“數字檔案員”,將故居墻體標語的筆畫裂痕、磚石紋理悉數收錄。青磚縫隙間的歲月痕跡在航拍影像里立體呈現,那些曾停留在歷史課本中的紅色地標,此刻變得可觸可感?!叭鞎r間,我們為兩處歷史建筑建立起包含500余張高清影像和3D數據的‘空中檔案’?!蓖蹶挪┲钢桨咫娔X上的三維模型,向圍觀村民細細解說。
從紅色地標到田間地頭,南昌航空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學子的實踐足跡深深扎進贛鄱沃土。在漆工鎮居委會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隊員們跟著農戶蹲在濕潤的田壟間,指尖輕觸帶著絨毛的瓜葉,鼻尖縈繞著蜜瓜的清甜。親手參與“一顆瓜從育苗到掛果”的全周期勞作,當汗水滴入泥土,他們讀懂了農民老繭里的堅韌;聽合作社負責人講述如何將“小蜜瓜”培育成畝產超萬元的“致富果”,隊員們手中的筆不停記錄,把這“土疙瘩里刨出金疙瘩”的實踐刻進心里。
科技的“銀翼”掠過田埂時,泥土與創新碰撞出動人火花。響應“科技助農”的號召,隊員們聯合校友企業帶來的無人機農藥噴灑演示,讓湖塘村的稻田邊熱鬧非凡。信息工程學院校友操控的農業無人機“長空一號”發出“嗡嗡”響聲,銀灰色的機身在田壟上空靈活穿梭,細密的霧狀藥劑如同甘霖般均勻覆蓋每一株禾苗?!斑@臺無人機每小時能作業90畝,效率是人工的10倍。”校友手持遙控器,向圍在田埂邊的師生展示著科技的力量。在AI算法的精準加持下,無人機還能根據土壤濕度自動調整噴灑量,實現智能化作業。目睹全過程的實踐隊員孟思琪難掩興奮:“這讓我對‘航空報國’有了新的理解——既要有仰望星空的志向,也要有俯下身子的擔當。”
從紅色地標的數字化留存,到農耕技藝的沉浸式學習,再到科技助農的現場實踐,南昌航空大學學子用行動生動詮釋:科技從不是實驗室里的抽象概念,而是能觸摸歷史溫度的“數字畫筆”,是能扎根泥土的“智慧工具”。目前團隊已經完成3處紅色地標的數字化建檔,下一步將借用無人機與AI算法技術助力當地農業,讓科技的力量更廣泛惠及鄉村。
行走在廣袤的贛鄱大地,“長空一號”的銀翼掠過稻田,攪起陣陣稻香。這些穿梭在紅土地上的無人機,不僅是科技助農的“空中能手”,更是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當青年學子的指尖在操控器上靈活跳動,當紅色地標的數字影像在屏幕上清晰流轉,他們正以青春之名,在方志敏同志描繪的“可愛的中國”畫卷上,續寫著科技賦能、振興鄉村的嶄新篇章,讓紅色血脈在新時代的沃土中奔涌向前。
媒體鏈接:
大江新聞:https://tt.jxnews.com.cn/news/2776238?app=jxttn&uid=1844806
贛贏客戶端:http://app.gykhd.com.cn/v7/jxys/detail.html?contentId=38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