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體報道我校“紅嘴鷗”飛機
新快報:“紅嘴鷗”運動飛機參加航展
轉載于2010年11月10日《新快報》(廣州)
“紅嘴鷗”運動飛機參加航展
新快報訊 (記者 陳巧艷 通訊員 吳立平)“珠海航空產業園的成立,對我們公司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們在考慮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及世界范圍的情況,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在金灣成立一家專門的飛機公司。”11月4日,強恩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鈴木武告訴記者,公司精心打造兩架“紅嘴鷗”輕型運動飛機,目前已經進入最后組裝階段,即將參加第八屆中國航展,在航展上作靜態展示。
當天上午,記者在金灣區三灶鎮的日資企業——強恩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廠房內看到,兩架分別為紅色和灰色的“紅嘴鷗”輕型飛機已經展露雛形,技術人員正在加緊為兩架輕型運動飛機安裝相關部件。這兩架輕型運動飛機由南昌航空大學和強恩公司聯合設計,強恩公司自主生產,是國內首架用碳纖維材料制造的飛機。據介紹,“紅嘴鷗”輕型運動飛機為單發雙座型,機長5.955米,高1.987米,翼展8.464米,空機重量280公斤,最大航程為1000公里,飛行高度為5000米,巡航速度為200公里/小時,最高速度為250公里/小時。
據了解,全力推動這款飛機設計生產的強恩公司董事長、日本人鈴木武先生,是資深的飛行愛好者,日本超輕型飛機聯盟理事,具有3000小時的飛行經歷。而他的中國搭檔、強恩公司副總經理余地先生曾任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飛行委員會委員,飛行時間超過400小時。這兩位航空愛好者從10年前就開始計劃自己制造運動飛機。在南昌航空大學的支持下,2008年強恩公司開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嘴鷗”新型復合材料運動飛機。目前,中國民航中南管理局已經接受了“紅嘴鷗”《中國民航型號設計批準書》的申請工作。在正式拿到“出生證”之前,“紅嘴鷗”將在第8屆中國航展上作靜態展示。
南方都市報:珠海造"紅嘴鷗"航展亮相 碳纖維運動飛機
轉載于2010年11月02日《 南方都市報》
珠海造"紅嘴鷗"航展亮相 碳纖維運動飛機
紅嘴鷗空重280公斤,2米高、能乘坐兩人,最大航程為1000公里,飛行高度為5000米。巡航速度為200公里/小時,最高時速為250公里/小時。配備整體起吊救生傘,也就是說,救生傘彈射后可以將整個飛機吊起來,安全系數高。
國內首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碳纖維輕型運動飛機即將在珠海航空產業園下線。記者上周日從三灶珠海航空產業園強恩公司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獲悉,該公司生產的飛機“紅嘴鷗”將于本屆航展“破殼出世”驚艷亮相。
經三年珠海“智造”出“紅嘴鷗”
近日在三灶珠海航空產業園,強恩玻璃鋼有限公司幾百號員工正圍繞“紅嘴鷗”忙碌不已。這款全新的碳纖維輕型運動飛機,將首次驚艷亮相本屆航展,這意味著廣東無碳纖維輕型運動飛機的歷史將成為過去,廣東航空制造業有了新的內涵。
強恩公司董事長鈴木武是資深的飛行愛好者,日本超輕型飛機聯盟理事,飛行時間超過3000小時。1998年,他親手創立獨資公司珠海強恩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2003年開始使用碳纖維試制復合材料輕型飛機,2005年試飛成功。能否在珠海這個海濱城市造出屬于自己的飛機?是他的夢想,2008年,公司開始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嘴鷗”新型復合材料輕型運動飛機。
曾任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飛行委員會委員、飛行時間超過400小時的公司副總經理余地告訴記者,去年,強恩公司與南昌航空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展“紅嘴鷗”《中國民航型號設計批準書》的申請工作。今年10月,中國民航中南管理局適航處接受了申請文件。這意味著,珠海“智造”的“紅嘴鷗”不日將刺破藍天。
據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負責人江教授介紹,優異的氣動性能至關重要,它將決定著整架飛機的性能。如何進行氣動設計和怎樣驗證一架飛機的氣動特性,風洞試驗是其重要手段。根據“紅嘴鷗”運動飛機的研制工作計劃,2010年3月至5月初這段時間里,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對該機型反復進行了各個模型一系列的風洞試驗,結果表明“紅嘴鷗”運動飛機的總體氣動性能良好。其中高平尾方案與低平尾方案的比較中,兩者在低迎角時升阻特性相當,但在進入大迎角時,高平尾方案失速特性優于低平尾方案,在接近和進入失速后,高平尾方案飛機比較穩定。
本土制造有利完善航空產業鏈
據了解,前幾年,珠海雖然有航展等會展平臺,但整個航空制造業聚集效應不明顯,產業基礎單薄。這幾年,珠海航空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聚焦效應開始顯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嘴鷗”出世有何意義?中山大學著名教授鄭天祥認為,“珠海航空產業其他城市沒有,是‘珠海氣質’的真正體現”。珠海目前已有航展、摩天宇飛機維修、翔翼飛行員培訓等企業駐扎,尤其是“巨無霸”中航通用飛機項目的“一總部、兩中心、三基地”架構,諸如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嘴鷗”等高附加值飛機的出世,將會把整個航空產業鏈完善起來,并延伸到珠江口西岸。再加上港口與鐵路配套,機場與高速路相連,輔之以其他交通大項目,屆時中山、江門都可以成為各種通用飛機包括“紅嘴鷗”飛機的零部件生產基地。
首架真機將于航展做靜態展示
記者了解到,“紅嘴鷗”首架真機目前已經造好并放置于強恩公司,由于該機的飛行測試程序依然在走,所以在航展期間尚不能進行試飛,只能在航展期間進行靜態展示,在航展展示期間,飛機設計方將向各方介紹該飛機的設計原理以及性能等。
低空空域管制60年有望破冰 珠海自產私人飛機或迎來黃金期
就在珠海本土輕型運動飛機“紅嘴鷗”出世時,利好政策東風吹來。記者獲悉,10月14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導意見》,這意味著長久以來受空管體制束縛的低空空域終于逐步放開,60年沒變的空域劃分和低空空域管制有望正式破冰。而珠海自產的“紅嘴鷗”、“阿波羅2”等私人飛機也將迎來市場黃金期。
通用航空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而中國通用航空產業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
強恩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地也表示,“由于受各種外在環境的制約,幾十年來,中國的通用航空產業一直在挫折中徘徊。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通用航空器只有900余架,僅占全部航空器的13%左右,每百萬人擁有不足0.5架,通用機場70余個,起降點330余個,飛行員2000余人。”“我國通用航空不僅遠遠落后于美國等發達國家,也大大落后于巴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