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贛機”奪人眼球
轉載于11月18日江西日報A2版
備受關注的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新一代航空產品悉數亮相,可謂“明星”云集。C919、殲-10、獵鷹L15、AC313,不管是軍用機、民用機,大家各顯神通、爭奇斗艷,緊緊地吸引著大家的眼球。
11月17日,記者在3號館防務展區看到,獵鷹L15教練機的飛行模擬器體驗活動引起了參觀人員的極大興趣,不少人排隊體驗,成為該展區最受歡迎的項目。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普通人也能開著飛機在天空盤旋、翻筋斗,當上一回“飛行員”。第四試飛大隊副大隊長阮明饒有興趣地玩了一把。他告訴記者,通過模擬器的體驗,可以看出L15實機的機動性能非常好。
直升機展區唯一的一架直升機真機——AC311,以亮麗的外觀、先進的設計,吸引了大量專業人士和觀眾的關注。這是由江西研制、在天津直升機產業基地剛剛首飛成功的國產輕型多用途直升機,貴陽市公安局和天津市濱海新區公安局已成為該型直升機的首批用戶。旁邊擺放的AC系列民用直升機模型吸引了不少參觀人員駐足觀看。在觀看了由昌飛公司研制生產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機的飛行表演之后,不少國外的專業人員還專程跑到展館內來了解該機的詳細情況。
室外的靜態展示區,4架身著紅白彩裝的“紅嘴鷗”輕型運動飛機格外引人注目,幾位身著紅裝的飛機模特不時配合觀眾拍照。南昌航空大學飛行器工程學院教授江善元告訴記者,這款飛機是南昌航空大學設計、試驗的,在國內首次采用全碳纖維復合材料結構,市場價80萬元左右。為了擴大影響,南昌航空大學在校內挑選了4位學生擔任飛機模特,配合飛機展出。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大型客機1∶1展示樣機首次展示無疑是此次航展的焦點。中航工業在C919大型客機機體結構工作中承擔了約80%的工作份額。其中,洪都公司承擔了前機身和中后機身的研制工作;昌飛公司承擔了后緣襟翼、前緣縫翼等研制工作。隨著研制步伐的加快,必將成為江西航空工業飛速發展的強大引擎,有力地推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