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防部網】南昌航空大學國防生畢業教育紀實
啟航網訊 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報道我校國防生畢業教育紀實。
鏈接地址:http://www.mod.gov.cn/cadets/2014-06/26/content_4518623.htm
報道原文:
逐夢大洋傲海天——
南昌航空大學國防生畢業教育紀實
畢業前夕,駐南昌航空大學選培辦著眼打牢畢業國防生扎根基層、獻身強軍實踐的理想信念,緊貼第一任職需要,以“堅定從軍選擇、提高任職信心、踐行軍人誓言”為主題,組織開展國防生畢業教育活動,效果顯著。全體畢業國防生,任職能力和信心大幅提升,均向組織遞交志愿書,堅決做到“三去一服從”。
選擇:青春綻放別樣精彩
“一樣的青春,不一樣的情,一樣的當代大學生,學海求知,志在軍營……”(電視劇《國防生》主題歌)
四年前的今日,一群學子懷著滿腔的熱情和從軍的理想走進昌航,光榮地成為一名國防生。學校和選培辦為他們量身定制了科學培養方案,從專業教學到軍政訓練,從實訓教學到部隊鍛煉,每一個環節都緊貼部隊而充滿挑戰。國防生在清晨的薄霧、烈日的操場、滾燙的沙灘,收獲了別樣的精彩人生。
畢業教育中,學校領導和選培辦干部,精心備課,輪番登臺,從不同側面系統講述了部隊任職的方法和要領。課后,國防生寫入《思想教育心得體會本》的,沒有花前月下的兒女情長,只有鐵馬金戈的英雄氣概和獻身使命的錚錚誓言。“記得第一次穿上這身白軍裝,頓時被它的帥氣所征服。” 新聞學專業國防生徐旭偉,在回憶起軍裝發放的情景,依然激動不已。“四年走過,身上仍是這件‘浪花白’,但我眼中稚氣漸褪,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榮譽感。軍裝給予我保家衛國的信念,舍小家取大家的責任,選擇軍旅我無怨無悔!”
信心:第一任職“我能行!”
畢業前夕,院內的一項調查問卷顯示,90%國防生關注的問題是“第一任職能否勝任”。恰在此時,海軍航空工程學院“4 1”集訓的2009級畢業國防生寄來了一封信:“學弟們,軍校集訓不用擔心,課堂授課的知識點,我們‘國防生實驗班’的老師都講過。外場實訓的基礎技能,學校和部隊的‘實訓基地’,我們都練過,機型都是一樣的。集訓班一旦結束,回部隊上崗任職‘so easy’!”
畢業國防生的困惑和焦慮千差萬別,解決了“第一任職能力不足的擔憂”,又來了“軍事素質跟不上趟的顧慮”。2010級國防生黨支部,果斷決定,開展中隊“自我畢業教育”,骨干帶頭講,學員敞開談。
“都說陸戰隊是弱者的墳墓,勇者的天堂。海練場28個日夜里你們忘了沒?50度的帳篷你們睡過沒?每天清晨五點的沙灘五公里,你們堅持住沒?烈日暴曬到,皮膚潰爛脫皮;艦艇搖晃到,暈眩嘔吐,嚴重脫水,我們都倒下沒?怕啥呀,戰友們?想想醉人的夜空,涼爽的海風,湛藍的大海,我們大步前進就不會錯!”中隊長樊林在“自我畢業教育”上的一席話,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掀起了國防生心中一陣狂瀾。
國防生的任職信心,源自“練為戰”的科學培養和刻苦錘煉,更源于2010年啟動的“國防生教改工程”的推動。在改革之初,校長余歡就反復強調“零敲碎打的修修補補,已經解決不了國防生任職能力弱的根本問題。必須下決心打破專業和校際壁壘,讓高校和軍校專業基礎統一,高校和部隊的軍政基礎統一。”
誓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畢業了,我們將去哪里服役?”
“如果崗位和專業不對口,怎么辦?”
“任職后改行的機會多不多?”
“在高山海島工作,有機會考研嗎?”
“部隊重復而繁重的工作,我們要如何才能成長進步?”
……
畢業生交流座談會上,國防生抓住機會,敞開心扉,把一個個心中的疑惑拋向在座的選培辦領導。此時,羅紅明主任仔細記錄下學員們的問題,認真梳理一番后,結合自身任職經歷娓娓道來“我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新兵入伍是在西沙某島上,軍校畢業后毅然選擇回島任職,海島是我軍旅的起點。在那里,我磨練了意志,錘煉了品質,增長了才干。不要在乎你站在哪里,而是在乎你朝著哪個方向前進。崗位無好壞,貢獻有大小!”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在即將離校之際,我把四年積累的寶貴財富打包進行囊,把強軍目標作為人生追求。在化身國之柱石,追逐軍人榮光的道路上,我愿與兄弟們共勉!”海軍優秀國防生標兵王澤文,在《畢業同學錄》上鄭重寫下這段話。
大學生活漸行漸遠,軍旅大幕徐徐開啟。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大廳內,一群身著白色軍裝的國防生,緊握右拳,面向軍旗莊嚴宣誓:我將牢記“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重要指示,堅決服從組織分配,志愿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誓言回蕩海天,步伐鏗鏘矯健。2010級昌航國防生,在軍旗升起的地方集結,奔向萬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