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機關刊《當代江西》報道昌航創新創業教育
《當代江西》雜志
啟航網訊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機關刊、中共江西省委主管主辦《當代江西》雜志2016年第6期,以《創新創業教育 助力供給側改革》為題,報道了南昌航空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成效和典型經驗。
全文:
創新創業教育 助力供給側改革
周振浪 王漢定
高等教育以優質人才助力供給側改革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環節。南昌航空大學堅持以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推進理論教育與實驗實踐教育融合、教學育人與科研育人融合,完善課程體系、實驗實踐教學體系、科研競賽體系,形成課堂教學、實驗實踐教學、科研競賽訓練、創新創業孵化4 位1體的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為航空國防和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給和智力支撐。
完善課程體系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大量增加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通識課,激發學生創新潛質;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專業課教學,讓每一堂課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堂;推行啟發式教學,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加強校企合作,構建真實的創新創業環境;舉辦企業家進校園講座論壇,大力宣傳創新創業典型,營造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有的老師在課堂引入國外流行的TRIZ創新理論體系,以問題引入主題,用獎勵學分的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相互釋疑;為大一新生開設選修課《創新專利與競賽指導》,普及創新理念,激發創新靈感。其創新創業的實踐甚至吸引到內蒙古師生不遠萬里前來觀摩。有的教師編撰出版《儒家創業管理》、《創業理論技巧與實務》,開始任選課《創業概論》,系統傳授創業理論知識。“十三五”期間,南昌航空大學擬分兩類三級建設300門左右覆蓋通識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依次遞進、有機銜接、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鼓勵項目實踐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學校設置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實踐項目,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以期提升學生創新創業實操能力。學校的創新創業活動體系對學生提出學分“硬”要求,對教師設立考核“硬”目標。近年學校在各類創新大賽、“挑戰杯”科技競賽、“互聯網 ”競賽、創業大賽等創新創業賽事上斬獲獎牌。僅今年前5個月,昌航學子就在全國無人機大賽、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全省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等10余項創新創業相關的大賽中獲得決賽前三名的優異成績。
打造平臺孵化創新創業成果。占地4000平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是南昌航空大學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目前,基地已有60余個創新創業項目團隊入駐,已成為集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創新創業成果孵化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入駐基地的“樂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業項目,榮膺2016年江西省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建設導師隊伍增添創新創業教育推力。學校形成了一支專職和兼職、理論和實踐、校內和校外結合,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優結構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完善了由專職教師、企業家和杰出校友兼職教師組成的創新創業教育團隊建設的激勵機制和協作機制。推進博士化工程,加大國外訪學人次、工廠一線工程實踐鍛煉力度,支持教師創新創業。南昌航空大學新入職教師,在入職兩年內,必須接受為期半年的企事業尤其是航空企事業單位一線實踐鍛煉,專業課教師每三年至少要有兩個月時間到企業一線參加生產實踐,鼓勵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到專業對口的企事業單位掛職服務,建立教師與企事業單位尤其是航空企事業單位間長期的技術服務關系,提升教師的企業職場素質。
完善科研機制助力創新創業。改進科研項目設置和驗收,以利科研成果促進教學成果。改革后,科研項目紛紛吸收本科生參與科研立項、研究、結題全過程,向學生創新創業開放科研實驗室;加強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類科研項目的指導,每年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類科研項目遴選工作;鼓勵廣大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研究,將研究成果與科研成果同等對待;鼓勵教師適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本科學生課堂教學內容或課外實驗實踐項目,將科研成果和研究項目是否有本科生參與研究、是否轉化為教學內容或實驗項目作為課題評審驗收的標準之一。由此教師們在做科研工作的同時,全面點燃了廣大學子的創新創業激情,有效擴大了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覆蓋面。
優化專業設置策應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南昌航空大學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獲批江西省省級轉型發展試點,成為包括2所省屬本科高校、3所地方本科高校在內的江西省首批10所轉型發展試點院校之一。學校以機械設計制造與自動化專業、自動化專業試點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九江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應用技術型本科人才。兩校積極探索校所聯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特別突出了試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收效顯著。與此同時,學校還突出航空特色專業建設,更好地對接正在進行轉型升級、提質升效的航空產業發展。
(作者單位: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