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媒體南航>詳細內容

媒體南航

《信息日報》整版報道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國防校園文化建設

來源:信息日報 作者:王漢定、周振浪 攝影: 發布時間:2017-06-07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日發行量35萬份、覆蓋全省各考點的《信息日報》A07版整版刊發南昌航空大學報道,以《南昌航空大學:建設航空國防校園文化,強化特色文化育人》為標題,整版報道我校加強航空國防校園文化建設,塑造學校鮮明的航空國防“文化個性”,航空國防情結薪火傳承,航空國防精神催人奮進,航空國防教育推陳出新,特色文化育人效果得以凸顯。 

  媒體鏈接:《信息日報》A07版http://mp.weixin.qq.com/s/mKhEoA6VyWTySYcrL-Zh3w

   報道全文: 

 

南昌航空大學:建設航空國防校園文化,強化特色文化育人

作者:王漢定  周振浪 

  作為一所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南昌航空大學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發展方向,擁有航空、國防類及相關專業24個,占學校所有專業的39.3%,擁有飛行器設計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技術、空中乘務、航空維修工程等航空特色專業,擁有4個國家國防科工局批準的國家國防特色學科。多年來,南昌航空大學以“航空報國”為己任,努力培養適合航空產業發展需要的、具有航空精神的人才,通過各種有形無形航空國防文化建設工程的實施,逐步塑造了學校鮮明的航空國防“文化個性”,航空國防情結薪火傳承,航空國防精神催人奮進,航空國防教育推陳出新,特色文化育人效果得以凸顯。

大學生航空科技文化節

  航空國防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航空文化設計作品進校園展覽會、直升機主題日活動、中國公務航空小姐大賽、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IARC)、大學生航空科技文化節……這些航空賽事活動,都是南昌航空大學定期舉辦的航空國防特色文化活動,賽事規模之大,參與師生之多,影響之大,對營造校園航空國防文化氛圍,激發師生航空國防熱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每年11月舉辦的大學生航空科技文化節吸引全校數千師生參加,無人機科普講座、航空文化圖片展、航空知識競賽、智能小車大賽、計算機作品設計大賽、航空模型大賽、航空服裝設計創意風采秀、航空科技征文大賽 ……系列活動不斷激發師生參與熱情,其中航模競賽有橡筋動力模型飛機競時賽、靜態仿真飛行器模型設計制作賽、業余組手擲模型飛機制作飛行賽、模擬器飛行比賽、模型直升機飛行比賽、未來飛行器創意設計比賽等,全校報名1千余組,可謂盛況空前。學校的“臥龍人生”文化講壇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述航空國防科技、航空國防歷史,培育師生航空國防情懷。如,邀請中航工業沈飛副總經理王恩富等專家來校舉辦羅陽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國防大學軍事專家房兵教授來校主講“九三大閱兵思考—從苦難輝煌到偉大夢想”、中國航空工業史編修辦公室主任王榮陽來校主講“奮斗鑄就輝煌—中國航空工業簡史”、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莊逢辰來校作發動機相關知識講座等等。

  學校扶持航空科技類社團,先后成立了10余個科技含量較高的學生社團,如航模協會、軍事愛好者協會等,校方為社團開放實驗室,提供活動場地和活動資金,配備優秀指導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通過社團活動的熏陶,青年學子對航空國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從而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獻身航空、服務國防的自覺性。學校還舉辦了面向校外大中小學生的“航空文化進校園”活動,輻射作用強,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發揮了強大的航空國防教育功能。

  2017年4月24日為我國第二個“中國航天日”,南昌航空大學組織開展了系列“中國航天日”主題教育宣傳活動,舉辦了“航天日:主題下的演講”、航天日主題“校長約吧”活動、“智趣航天小科普”水火箭制作趣味賽、航模制作與飛行體驗開放日活動,播映了航天主題電影:《飛天》,舉辦了航空航天知識圖文展、“以航天的名義”朗誦會、“愛在空天”:航空航天文化作品義賣行動,特別是邀請了英雄航天員聶海勝來校作主題報告會和訪談會,得到了省委副書記姚增科、省委宣傳部長趙力平等領導的肯定,在校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航空技能實訓館

   校園環境建設彰顯航空國防特色

  通過精心規劃,南昌航空大學上海路校區、前湖校區分布若干固定的飛機實體,直觀地體現著學校航空國防文化特色——原南昌航空工業學院首任院長、“強五之父”陸孝彭院士研制的強五飛機被安放在上海路校區主校門廣場。中航一集團試飛院捐贈的被譽為“空中美男子”的殲八飛機呈現在前湖校區大門口的航空文化廣場。原上海路校區停機坪上的殲五、殲七、直八等五種型號飛機,遷移至前湖校區航空文化廣場,以殲八飛機為核心,匯集成一個巨大的停機坪,成為航空類院校中擁有實體飛機數量較多的展覽區。兩校區的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模型、長征5號運載火箭模型皆為南昌航空大學校園醒目的地標。

  學校前湖校區,從圖書館向周圍發散三條人字形的道路,分別命名為“航空大道”、“航天路”和“航海路”;各教學樓棟均展示航空國防相關圖片、文字,學校外專樓電梯及室內都懸掛著我國自主研發的飛機國產飛機圖文。兩大實體航模館內,學校數支航模隊在此開展學生課外航模科技活動,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各類航模大賽。學校的航空技能實訓館包括機庫、飛行員模擬實驗室、模擬飛行機艙、風洞試驗室、乘務機艙。機庫現有各類型發動機以及紅嘴鷗、殲教6、殲8、直5、自造無人機、學生自做滑翔機等。模擬飛行機艙共建有40套初級飛行模擬器設備及多種CBT軟件。前湖校區的臥龍崗被打造成全國普通高校首家國防園區,其中的標志性建筑海軍樓設計得如一艘航空母艦,國防生們親切地稱之為“臥龍港”,喻意海軍國防生從這里啟航,承載著昌航人獻身航空、保衛海疆的決心與使命。國防生教育學院大樓前,建有報國廣場,臨湖而建,塑有岳飛雕像。整個園區航空國防氣息濃厚,潤物無聲。

  學校校史館規模宏大,通過內容豐富的文字、圖片、資料記載和實物展示,生動形象地反映著學校的辦學歷程,較為完整地展示了我國航空國防事業發展的歷程,體現了學校航空、國防文化的內涵,展示了優秀校友獻身航空國防事業的光輝業績。每年9月秋季開學,讀校史、參觀校史館成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環節。

  學校成功獲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進一步體現了學校的航空國防特色以及落實航空國防科普教育的社會責任。學校新近又被授予“國防科技工業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稱號,成為學校面向師生及社會各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精神教育、軍事素質拓展培養的平臺,也成為學校服務航空國防的一個重要窗口和對外形象宣傳的一張名片。學校先后成立了無人機研究所、江西通用航空研究院、無人機培訓基地,這些平臺進一步促進學校發揮特色學科優勢,服務航空國防。

  學校國防生培養模式被教育部評為“國防生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文化建設成果《用“靈魂工程”占領高校校園文化陣地-記南昌航空大學國防生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主題活動》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二等獎。

英雄航天員聶海勝少將來校作“載人航天精神報告會”

  航空國防文化育人成效顯著

  學校大力弘揚航空國防精神,感染師生服務國防、獻身航空、航空報國,將航空國防精神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融入到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成為師生堅定理想信念、激發愛國熱情的重要載體。

  學校每年組織教師深入航空企事業單位一線進行工程實踐,體驗航空文化,提升工程素質,提高教師對航空國防事業的認識和了解。學校堅持每學期面向全校師生開設《航空概論》課程,普及航空知識,讓學生了解當代航空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增強作為一名航空大學學子的自豪感和服務航空、獻身國防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在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中,學校組織青年師生深入航空一線,切實增強青年師生學航空、愛航空,培育和弘揚青年師生立志航空報國、致力強軍富民的航空國防情結和精神。

  學校在全國首創了學生自我管理模式——“學生軍訓教官兼任班級管理員制度”,是一支由學生組成負責大一新生軍訓及管理班級日常事務的隊伍,使得軍訓教官的作用擴大和延伸到班級日常教育與管理中,使學生軍訓教官成為學生“思想上的教導員、學習上的輔導員、生活上的指導員”,較好地把軍訓的短期效應轉變為學生管理中的長期效應。通過榜樣和標桿的影響和帶動,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使“團結務實、令行禁止”的軍人作風在全校蔚然成風。學生軍訓教官制度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校在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項目中開展航空主題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培養大學生航空科技創新能力。如,每年都設立若干航模與無人機專項項目,推進師生在航空模型與無人機設計、制作、試飛等領域的研究,凸顯了航空高校的特色。學校連續3年組織參加由中國航空報社和中航工業綜合所聯合主辦的“凱普杯”大學生航空文化作品設計大賽,獲得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優秀組織獎若干項。在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2016“愛飛客”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學校師生參賽作品涵蓋航空產品創意設計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中國珠海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南昌航空大學斬獲金牌若干。

  2017年5月5日,舉世矚目的國產大飛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成功沖上云霄。舉國上下歡慶之時,昌航師生更是歡欣鼓舞;因為這背后包括昌航人在內的數十萬工作者的努力,正是他們的心血才成就了今日國產大飛機C919。而據不完全統計,C919的研制過程中,有1000余名昌航校友參與其中。在航空工業金城、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航空工業航宇、航空工業起落架、航空工業南京機電、航空工業安大等研制C919大型客機的一線都有昌航校友的身影。

  南昌航空大學始終胸懷發展國家重器的理想仰望,肩負捍衛國土海疆的大義擔當,策應江西省由航空大省向航空強省跨越戰略,將繼續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積極服務國家航空工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