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媒體南航>詳細內容

媒體南航

【江西日報】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爭創一流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王漢定、劉芝平 攝影: 發布時間:2018-01-18 瀏覽次數: 【字體:

  啟航網訊  1月18日,江西日報B4版以《培育航空特色 助力一流學科成長——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爭創一流》為題,報道了我校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特色。 

  新聞鏈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page/186/2018-01-18/B04/78611516209108062.pdf

 

  報道全文:

 

培育航空特色助力一流學科成長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爭創一流

王漢定   劉芝平

 

  編者按: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江西省委省政府也下發通知,吹響了全省高校創“雙一流”的沖鋒號。今天,我們聚焦學科建設走在全省前列的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看其如何發力爭創一流。

 

  2017年,江西省公示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11個成長學科中,南昌航空大學的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榜上有名。

  “學校正在重點打造一批在省內居于領先地位、在國內具有影響力、能夠發揮引領作用的品牌學科。作為地方高校,只有發展特色學科、做強特色學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南昌航空大學黨委書記郭杰忠說。

  特色學科聚焦一流方向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源于1952年建校時創建的航空制造類專業,相關二級學科連續獲批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2006年獲一級學科碩士點,2009年獲江西省博士學位立項建設預測單位授權學科建設點,2010年入選江西省高水平學科,2011年入選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碩士點,2016年所屬2個學科方向獲批國防特色學科。

  歷經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在“航空動力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飛行器構件先進連接技術”“航空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系統試驗技術”“航空構件精密成形技術”等五個學科方向形成了特色和優勢。據中國校友會網排名,在全國26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中,南昌航空大學排第9位,為4星級高水平學科,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學科現有“輕合金加工科學與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江西省“航空制造業”協同創新中心、江西省“航空構件制造技術”工程實驗室、“航空材料熱加工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快速制造技術”生產力促進中心、江西省“金屬材料微結構調控”重點實驗室、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其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江西省“材料科學與工程”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中航工業“航空材料熱加工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無人飛行器設計與試驗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及學科平臺。

  學科匯聚了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各1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3個,擁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5人、江西省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1人,博士生導師10人。

  學科圍繞航空宇航領域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近五年,學科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98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31項,總經費達98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702篇;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2項,并在新型教練機、直升機、大飛機以及先進航空發動機的研制與生產中得到應用。

  團隊引領提升創新能力

  學校緊密結合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需求,以超常規的思路和舉措,培養和引進并舉,加快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學科團隊建設,把骨干精英組建成系統集成的5個團隊,改變單打獨斗、力量分散的局面,鼓勵集體作戰、組織項目、協同攻關、培育成果,取得了可喜成果。

  航空動力結構設計與性能分析團隊主要針對航空發動機中的新材料和新構型對結構完整性及對氣動、燃燒、振動噪聲等性能的影響問題,開展結構強度、振動噪聲、流道結構對氣動燃燒密封影響優化等研究與技術攻關。在航空發動機的可靠性、金屬封嚴結構、多相流燃燒、高馬赫數湍流模擬及部件高溫云紋測試技術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并形成了自身特色與優勢。國內率先開展了高溫合金W結構封嚴環設計、制造,已列裝多種型號發動機。先后獲得2項國防科技成果獎和1項江西省科技成果獎。隨著國家通用航空的大力發展,以及江西省航空產業的升級,圍繞通用航空科研開展工作,完成了多種微小型航空動力樣機研制。

  飛行器構件先進連接技術團隊主要針對新型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研制、生產過程中構件連接和焊接變形問題,開展連接基礎理論、先進連接技術、熔焊增材成形技術和成套裝備的研究開發,實現飛行器構件高質、高效、低成本連接。在攪拌摩擦焊理論與技術、復雜構件精密連接和焊接變形控制理論及技術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和鮮明的特色,為武器裝備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先后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1項、二等獎和三等獎各4項。

  航空材料表面科學與工程團隊主要針對先進航空航天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材料表面微納結構控制、表面腐蝕與防護、表面強化、界面成分和結構調控等科學問題和技術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及技術攻關。在表面超疏水及防除冰、化學銑切、無氰電鍍、高溫涂層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鈦合金高精密化銑技術解決了某型戰機研制中隱身結構加工制造的關鍵問題;研發的無氰鍍鋅工藝已在沈飛裝機使用。獲得省部級科技獎3項。

  航空宇航系統試驗技術團隊主要針對航空飛行器性能參數試驗、機載軟件可靠性試驗、宇航飛行器探索性試驗等科學問題和技術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及技術攻關。在構建動態環境下航空飛行器總體性能參數評估試驗體系,并成功應用于某型教練機;國內首次提出機載綜合航電系統應用軟件集成測試策略和驗證規范;在國內首次將立體視覺技術應用于新型直升機旋翼槳葉運動參數測量試驗;研發宇航飛行器捕獲空間碎片探索性試驗系統。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

  航空構件精密成形技術團隊主要針對航空構件鑄件精密成形、塑性精密成形、鈑金特種介質精確成形、快速成形等等科學問題和技術需求,開展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提出了分級加壓真空差壓反重力精密成形技術,并開發了系列裝備應用在某型號復雜鋁合金鑄件,為企業創造產值1億以上;開展了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近凈成形技術研究,為某型號發動機的研制提供了技術保障;泡沫陶瓷過濾技術獲得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

  學科育人服務航空國防

  2017年8月28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與學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國第一家航空發動機學院,為學校航空發動機專業人才培養、學科建設以及產學研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 

  “一流學科建設不能遺忘人才培養這一根本,應以培養一流人才為使命,促進學科建設與教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推動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南昌航空大學校長羅勝聯說。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把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融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于一體,打造面向一線的高級應用型、創新型工程師,為航空航天國防工業提供人才,畢業生在我國航空宇航業內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學校將航空宇航領域的研究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培養質量。與航空廠所深度融合,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高度適應,在江西省內的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航空企事業單位建立密切科研合作的基礎上,學校依托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科研優勢,充分發揮出學科育人功能。

  近年來,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競賽、“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等,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獎勵。例如,“挑戰杯”全國大賽上,南昌航空大學學子的“工業級矢量控制垂直起降無人機”“新型柔性綠色節能量子點發光二極管顯示芯片的研制”“環量可控三縫滑溜襟翼超短距起降無人機”等作品榮獲全國二等獎;“近凈成形攪拌摩擦增材制造新方法及裝置”“高強韌性Y2O3透明陶瓷的低溫制備”等作品榮獲全國三等獎。

  航空航天工業是事關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高技術、戰略性產業,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讓江西航空研發“強起來”、江西飛機“飛起來”、江西航空小鎮“興起來”,最終讓江西航空產業“大起來”。牢記使命,自覺擔當,南昌航空大學將進一步加強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建設,面向國家航空產業需求,主動對接江西省航空發展戰略,引導科學研究向行業延伸,積極承擔航空國防型號的研制任務,為我國、我省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及地方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及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