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報】【中國文明網】報道我校文化文明建設
啟航網訊 5月24日,中國航空報、中國文明網以《航空國防文化撐起文明校園底色》為題,報道南昌航空大學打造航空國防特色文化、厚植航空國防文化底蘊,建設文明校園。
報道鏈接:
中國文明網 http://www.wenming.cn/wmxy/yw_01/201805/t******24_4697788.shtml
航空國防文化撐起文明校園底色
王漢定 樂軍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被教育部認定為“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建校66年來,學校鮮明的航空國防特色、深厚的航空國防文化底蘊,深深感染激勵著全校師生服務國防、獻身航空、航空報國。文化與文明共生,昌航人濃郁的航空國防情結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航空國防文化成為文明校園的靚麗底色。
航空國防課育人
“新時代大學生應該有很明確的現實關懷。我們航空大學的師生要始終以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以人民需要為最高需要,勤于探索、勇于創新、不懈奮進,履行航空報國責任。”飛行器工程學院江善元老師在《航空航天概論》課堂上的講述,在一群工科大學生心中播下了科技創新、航空報國的種子。
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國防特色課程體系可謂完備,擁有飛行器設計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技術、空中乘務、航空維修工程等航空特色專業,擁有若干國家國防科工局批準的國家國防特色學科,先后成立航空發動機學院、通航學院等教學單位。學校常年開設《軍事理論》《飛機與戰爭》《戰爭與法》《軍事初級指揮》等國防類課程。學校航空、國防類及相關專業24個,占全校所有專業的39.3%。學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傳授航空國防科技知識、研究方法,為學生投身航空國防事業筑牢專業根基。一直以來,學校要求各門任課教師從“經師”轉變為“人師”,注重在課堂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教師有意識地結合專業教學培育學生航空報國情懷,通過“移情作用”以自身的航空國防情結引導學生矢志航空、獻身國防。師生共同的價值觀鞏固了文明校園的共同思想基礎。
紅色基因鑄魂
“紅色基因”是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開展國防教育的寶貴精神財富。江西又是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革命老區,處處留下了革命先輩們的戰斗足跡。多年來,學校把握江西省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以紅色基因鑄魂,凝聚文明力量。
校院黨委中心組學習將紅色文化納入重要的學習討論內容,全校各黨支部“三會一課”將紅色教育專題進行細化學習,校黨委邀請專家學者進校舉辦紅色文化專題報告,校園網刊載紅歌、紅色故事,學校組織師生黨員重走井岡山“挑糧小道”、舉行“尋訪建軍之路”社會實踐、召集離退休軍轉復退軍人座談會,組織好大學生軍訓、國防知識競賽、革命歌曲演唱、愛國主義影片觀看等活動。無處不在的紅色文化強化了師生國防情懷,補足了師生“精神鈣”,涵養了師生靈魂血脈,深深融入文明校園建設之中。
科普教育彰顯責任
有社會責任擔當,學校形象才會好。學校獲批國防科技工業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大學生航模協會被評為“全省示范社團”。學校基地和社團充分落實航空國防科普教育的社會責任,培養了中小學生的航空國防素質,激發了青少年對航空國防的熱愛。
近年學校舉辦的航空模型大賽、航空知識競賽、航空文化長廊、航空創意文化產品設計大賽、“藍天課堂”青少年航空航天實景之旅等一系列活動將影響力延伸到了校外,將參與范圍擴大到兄弟高校、中小學和村鎮社區。學校的“‘天宮開悟’——實景與VR相機和青少年航空國防素質教育”項目組走進陜西洛川縣豐園小學、鳳棲中學、交口河鎮中心小學、洛川縣中學、安民中學等學校,開展VR體驗館捐建與專題培訓公益教學活動,走進江西省科技館開展青少年創新素質教育科普活動。大學生志愿者走進中小學,講述航空英雄故事和軍事理論常識,為青少年感受航空文化、樹立國防意識打開了一扇窗。這些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特色科普教育切實履行了學校的社會責任,在全社會普及了航空國防知識,弘揚了國防航空文化,為我國航空國防事業培育了優秀的后備人才。
行業領域建功業
薪火相傳,是為不朽。南昌航空大學是我國早期建立的原國防科工委所屬高校之一。長期以來,南昌航空大學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面向,以航空國防需求為導向,將航空國防文化深深植入昌航人的血脈,成為學校發展的精神之根和力量之源。
建校66年來,學校培養的人才已逾15萬。眾多校友猶如顆顆明珠灑落各地,翹楚俊彥不可數,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領域成就了祖國的星河璀璨。一直以來,學校引導激勵學生樹立“立足航空、面向國防”的職業觀,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到航空國防相關領域就業。近三年,本碩畢業生投身航空國防相關領域6000余人,占實際就業人數的40%。在航空國防領域,重大型號總師、廠所領導、特級專家、正高職稱人員、國有大型企業中昌航校友占比10%以上;在國產大飛機C919研制過程中,有1000余名校友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