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媒體南航>詳細內容

媒體南航

《江西日報》報道我校“斜杠青年”的消息

來源:宣傳部 作者:宣傳部 攝影: 發布時間:2019-03-12 瀏覽次數: 【字體:

6618223255704ae3aff0870e0daa09f8.png

  啟航網訊  3月12日,《江西日報》報道我校“斜杠青年”的消息。

  媒體鏈接:http://epaper.jxwmw.cn/html/2019-11/18/content_5413_1904447.htm


原文:

 

大學里的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來源于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那些擁有多重職業或身份、有多種能力和才華,需要用斜杠將各種身份分開的年輕人。

  在大學校園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的生活加上了“斜杠”,他們在專業之外,發展更多的專長。如何看待“斜杠”中不同內容的價值,如何平衡“斜杠”內容和專業學習,如何取舍“斜杠”?本期圓桌邀請三所高校的師生,對此展開討論。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楊  靜  實習生   黃袁睿

  嘉  賓:

  鄭  夏   南昌航空大學材料化學專業學生/科研達人/校辯論隊隊長/國家專利持有人

  褚興科   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屆畢業生/公號小編/網站運營人

  羅小慶   南昌師范學院生物系學生/公益扶貧項目負責人/“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國家級銅獎獲得者

  陳薇娜   南昌航空大學團委副書記

  多一種“斜杠”,讓人生多一種可能

  主持人:在你們看來,什么樣的人能稱得上“斜杠青年”?

  陳薇娜:“斜杠青年”,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的代名詞。在高校校園里,“斜杠青年”并不算少數。有的工科生,當過學校電視臺和晚會的主持人,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學經管的學生,擅長3D打印和無人機,不僅能主持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還將20余項省部級榮譽收入囊中;還有學統計的學生,是微信公號的固定寫手,還兼任了少兒籃球培訓機構的教練。斜杠之間的內容看似毫無關系,卻在他們身上完美地融合。 

  鄭  夏:我學的是材料化學專業,專業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年級第一。大一開始我就在實驗室做科研,小有收獲。參加“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拿了江西省自然科學類二等獎,參加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大賽,又獲得國賽三等獎等獎項,而且取得了兩項國家專利。辯論賽是我在大學里一直關注的,參加了很多比賽,也獲得過辯論賽冠軍;我喜歡運動,在學院拿過羽毛球單打的獎項;對英語我一直保持很大的興趣,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曾取得不錯的成績。今年,我又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我看來,多一種“斜杠”就讓自己以后的人生多一種可能,受益無窮。

  褚興科:我的求職簡歷便是“斜杠青年”常用格式:中文系準畢業生/自由撰稿人/新媒體小編/網站管理員/相聲藝術愛好者。寫作之外,我掌握了圖片處理、視頻制作、音頻剪輯等技能,在新媒體運營、活動執行、攝像、活動音視頻操控等方面都小有成果。于我而言,每一個“斜杠”,不僅代表著一種興趣和愛好,也代表著一種生存技能,更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羅小慶: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斜杠青年”。我學的是生物科學專業,負責的“一線生雞,金鳳筑夢”公益扶貧項目與專業密切相關,通過把實驗室的優良雞苗投放于農村,幫助貧困戶致富。“斜杠”讓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也讓我找到了就業的方向。

  網絡時代提供了更多的“斜杠”機會

  主持人:“斜杠青年”流行的背后,有哪些時代背景?

  褚興科:“斜杠”其實自古有之,書畫雙絕的宋徽宗趙構、詩詞千古傳唱的蘇軾等等都是“斜杠”的典型。這樣的復合型人才過去鳳毛麟角,但網絡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斜杠”的無限可能。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找到想學的東西或者需要的資源,也可以按照網絡平臺的“點單”進行產品設計,還能依靠教育、美食、代購等網絡平臺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只要擁有一技之長,就能獲得“斜杠”的機會。

  鄭  夏: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思想更開放,更渴望創新、渴望自由,更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我們希望把一年活成365天,而不是將一天重復365次。在這個不斷改革體制和強調創新的時代,擁有更多的“斜杠”,更能適應新環境,這是這個時代投射在青年身上的表現。同時,學校也提供了很多平臺,讓我們有機會按自己的想法發展“斜杠”。

  陳薇娜:“斜杠”后面連接的不僅僅是年輕人的多重身份,也凸顯時代的寬容與進步。當今社會呈現出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的重大特征,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一部分充滿活力朝氣、敢于挑戰的青年主動淬煉自己,掌握多項技能,在很多領域大顯身手。優秀的“斜杠青年”越多,社會就越具有活力和創造力,就能書寫更多更好的中國奇跡。

  “斜杠青年”的注釋是奮斗,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主持人:要成為“斜杠青年”,你們覺得哪些素質最重要?怎樣才能讓自己的“斜杠”多起來?

  鄭 夏: 最重要的素質是自主能力。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了這個目標要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并付諸行動。就拿我做科研來說吧,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探究的方向,在這個領域你還可以做什么探索,為了達成實驗目標你要具備什么能力,你要學習哪項技能等等。沒有人會推著你一步步變好,就算有,這個人也只能是你自己,要自己做規劃,自己推著自己努力。

  褚興科:我覺得敢于挑戰自己、不斷學習是最重要的。我在做微信公眾號的時候,別人選擇搜索適合的圖片做封面,我選擇自己制作,在學會了基礎的圖片處理之后,又嘗試著制作海報、宣傳冊,后來又摸索著拍視頻、剪視頻。在這個過程中,能力逐步提升,“斜杠”越來越多。但是,要在有限的時間里順利轉換角色,時間的掌控很重要。

  羅小慶:任何成功都與勤奮是分不開的。做斜杠青年意味著你要比別人做更多的工作,要求你必須勤奮。就我所負責的項目來說,從項目書到付諸實踐,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親力親為,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因此,我砍掉了一切娛樂休閑、甚至部分睡眠時間。沒有奮斗就難以“斜杠”。

  陳薇娜:“斜杠青年”往往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高度的自律,為了奮斗目標不懈努力。大家看到了“斜杠青年”們令人艷羨的成績,卻忽視了他們在技能上的鉆研和積累。

  單個維度的成長,是一條線;兩個維度的成長,是一個面;而三個維度的成長,則是一個立體。“斜杠青年”的特點,就在于他們能夠在多個維度上發展自己,不斷精進。

  要成為“斜杠青年”,先做優秀的“單杠青年”

  主持人:有人擔心年輕人給自己加“斜杠”,一心多用耽誤主業,還有人認為“斜杠”與“術業專攻”相矛盾,你們怎么看?

  鄭  夏:要想“斜杠”,必須在專業過硬的基礎之上發展,先專而后廣。對于我而言,“一專”必須是自己最能堅持的,也是以后最有可能從事的領域。我是材料化學專業的學生,那我就必須在興趣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夯實基礎,抓住機會培養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學有余力的時候,從瑣碎的時間里擠出時間堅持學習技能,在這個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合理規劃、學會取舍、提高做事效率。

  羅小慶:“斜杠”不是跟風。在通往“斜杠青年”的路上,有的人只是東學一點、西學一下,看似做了很多事,實際上卻什么事都沒做成;看似懂很多,實際上都是略知皮毛。要想“斜杠”,你得先有 “單杠”,有一樣拿得出手的強項技能,從自己的特長、現狀、理想等出發,作出準確的角色定位,再持之以恒地精耕細作。

  褚興科: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斜杠青年”并不容易,只有精力充沛且興趣廣泛,自制力強且擁有高效管理時間的能力,愿意長時間地努力和積累,這樣才能“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

  陳薇娜: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成為擁有完整知識結構、具備解決大量實際問題的綜合型人才當然是最優選擇,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將一個做得好的領域作為主業,同時兼顧其他,主次分明,合理調配,也是不錯的方案。年輕人要防止沉醉于“斜杠”下面的一連串虛名光環,防止成為缺少過硬的職業技能卻又好高騖遠、缺乏系統的職業規劃卻又左搖右晃的“半吊子”,不但耗費寶貴的青春時光,也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