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做客“臥龍人生”文化講壇
啟航網訊 4月17日上午,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國際中國哲學會副執行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暨學術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郭齊勇教授做客“臥龍人生”文化講壇講述儒家倫理的現代意義。此次講座進行的很順利,同學們對儒家思想的求知氣氛很濃,場面熱烈。講座由文法學院王舒薇主持。
儒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態的重要構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間。儒家文化的許多價值理想一直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中華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據。郭齊勇教授講述了對待文明的態度和有關儒家文化的歷史地位;傳統儒生關切民間疾苦、批評時弊;儒學與學術的傳承;經世實踐、治民方略是相互配合的。儒家的仁愛精神凸顯了道德生活的自我主宰,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其文化精髓,使其得到普遍的認可。同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已被全世界認同為黃金原則。
在講座的最后,郭齊勇教授跟同學們進行了儒家文化思想上的交流。同學們提出了諸如“中國的宗教與哲學的聯系”以及“在法律上‘親親相愛’的依據是什么”等深刻的問題,同時郭教授的回答也令同學們豁然開朗。他還指出,我們在對待中國古代文學的態度上要嚴謹,正如我們做學問一樣;并殷切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同學投身到國學的學習當中。并為講壇題詞:“仁者由己”。
專家介紹:
郭齊勇,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武漢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哲學學院院長,國際中國哲學會(IsCP)會長;現任武漢大學孔子與儒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國際中國哲學會副執行長兼中國地區負責人,國際儒聯(ICA)理事暨學術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熊十力思想研究》、《郭齊勇自選集》、《儒學與儒學史新論》、《文化學概論》、《諸子學志》等。曾到美、德、俄、日、韓諸國的十多所世界名校、名機構演講。 2006年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稱號。
作為中國新一代的儒者,郭齊勇教授數十年來沉浸于對中國傳統文化,對學術前沿的課題,如儒家與自由主義的對話、公與私、公德與私德、親親互隱與人權、儒學的宗教性及宗教對話等論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