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雄談歐盟與金融危機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曹亞雄教授做客“臥龍人生”文化講壇。(攝影 王駿)
啟航網訊 談起歐盟,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文明富裕的地域、開放的思想、發達的科技、良好的社會福利待遇等等。但是經歷了金融危機后的歐盟究竟是怎樣的狀態?9月13日下午,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曹亞雄教授做客“臥龍人生”文化講壇,為同學們揭開了歐盟的面紗,帶領大家走進了真實的歐盟。本場講座由孫韜主持。
講座伊始,教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了歐盟的基本情況,他說:“歐盟起先是一個由歐洲各國在二戰之后為重振歐洲倡議組建而成的組織,經過不斷發展,目前已成為一個擁有27個成員國,5億人口,所轄面積為432.2萬平方公里的集政治實體和經濟實體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隨后,曹教授為同學們分析了歐盟成立的歷史淵源及現實背景。他說:“二戰之后,歐洲百廢待興,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對立使得美國希望通過振興和控制歐洲來制約蘇聯。另外,歐洲的統一也是一部分人千年的歷史夢想。在這樣大環境下,歐洲共同體宣告誕生。歐盟的成立經濟上極大地強化了歐洲各國的經濟關系;政治上增強了歐盟的影響力;文化上則促進了歐洲各國文化的融合;軍事上有利于維護歐洲和世界的和平。歐盟的成立使得歐洲在二戰之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緊接著,曹教授為大家解析了金融危機對歐盟模式帶來的強大沖擊。歐盟的體系自身存在的問題以及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歐盟經濟深受重創。歐洲價值以及歐洲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暴露無遺。并且由金融危機掀起的政治海嘯使得希臘、冰島等歐盟成員國政府相繼倒臺。金融危機引發的政治動蕩直接導致了歐盟的社會危機,導致歐盟成員國中的許多國家社會動蕩不安。同時,金融危機加劇了歐盟內部的矛盾,導致歐盟各國,特別是歐盟中的“大國”大有“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意思。
在談到歐盟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時,曹教授說:“目前歐盟已是深陷金融危機的泥潭,不能自拔,我國經濟走勢也不是很明朗,我們應該從歐盟金融危機中汲取經驗教訓,調整金融政策,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管理和控制。”
講座過程中,曹教授還舉了許多在英國、荷蘭做訪問學者期間親身經歷的事情來說明歐盟經歷金融危機后所發生的變化,讓同學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曹教授在短短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談及的內容豐富、知識面廣泛,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講座結束后,曹教授與講壇工作人員合影留念,并為講壇題字“愿人文之花在昌航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