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您的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南航要聞>詳細內容

南航要聞

南昌航空大學2022年十大新聞

來源:黨委宣傳部 作者: 攝影: 發布時間:2023-01-27 瀏覽次數: 【字體:

1.我校成立五大校內宣講團,共同奏響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大合唱”

41e9e7cdbe14471181d52b8d87852e5c.png

  我校黨委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師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組建校領導班子宣講團、基層黨委書記宣講團、教授宣講團、輔導員宣講團、青年宣講團五支校內宣講團,深入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宣講網格,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截至年底,全校共開展專題宣講近100場,覆蓋師生受眾近2萬人。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2950

2.學校舉行慶祝南昌航空大學建校70周年系列活動

  7月2日,學校70周年校慶倒計時100天暨“七秩芳華逐夢遠航”校旗傳遞啟動活動在武漢隆重舉行。全體校友和參會教師來到了學校舊址——漢陽硚口區新合村,重訪目前僅存的學校建校初期的二層樓校舍;同時,“七秩芳華逐夢遠航”校旗傳遞活動啟動,全國乃至全球校友積極參與校旗傳遞活動,在活動中進一步加深情感、凝聚力量、弘揚精神、激發動力、鼓足干勁,為建設高水平大學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11月19日上午,我校建校70周年發展大會隆重舉行。江西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姚增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菊生,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政協原副主席、原南昌航空工業學院院長黃懋衡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期間,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為學校校慶專門發來賀信;34位老領導、院士、行業著名專家為學校題詞或錄制祝賀視頻;38所兄弟院校、34家航空企事業單位和合作伙伴發來賀信賀電,表達對我校辦學70年的充分肯定和美好祝愿。

  校慶以“新航程:聚心聚力聚智、更高更快更好”為主題,明確“總結歷史、啟迪未來,外樹形象、內聚合力”的目標和“特色校慶、開放校慶、學術校慶、文化校慶、長效校慶”的定位,開展了校史學習教育、校旗校慶旗全國傳遞、辦學70周年成果展以及江西省情產情市情展、校慶中的“三請三回”與政校企對接會、南昌航空周、航空青年科技論壇等系列活動,起到了良好成效。

  11月26日至27日,江西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暨南昌航空大學一流特色大學建設高峰論壇在逸夫樓第二報告廳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甘曉華,中國科學院院士閆楚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航空學會名譽副理事長、航空工業集團科技部原部長張聚恩作專題報告。會議圍繞南昌航空大學如何立足航空特色,找準發力點,采取適宜發展的特色競爭戰略,取得難以替代的位置;如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貫徹落實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提出的“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長遠看教育”的辦學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融入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等相關要求進行深入討論。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5563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1489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1924

3.上級領導關心關懷,充分肯定學校辦學成效

  一年來,易煉紅、李紅軍等省領導來校視察工作,錢七虎、吳光輝等院士來校指導交流,充分肯定我校辦學成就。

  期間,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看望慰問了我校教師,并強調全省廣大教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積極投身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爭當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在全省首屆思政名師郭莉工作室,易煉紅認真察看教研成果,詢問大家講好思政課的心得體會,并指出,講好思政課不容易,關鍵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善用身邊的鮮活資源,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準、講活,真正抓住學生心理、觸及學生心靈,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易煉紅為郭莉等教師送上鮮花和節日祝福,勉勵她們堅持不懈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建設水平。

  省委常委、南昌市委書記李紅軍率隊走訪我校,與我校黨委書記羅嗣海、校長盧超就深化校地合作、助推南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進行交流洽談。李紅軍指出,南昌航空大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能力強。長期以來,學校積極融入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南昌航空產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專人才、實用型人才,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動能、提供了支撐,給城市繁榮集聚了人氣、增添了活力。希望南昌航空大學繼續與南昌開展全方位合作,釋放更多資源,緊盯航空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鏈,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加快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鼓勵畢業生留昌創業就業,進一步完善市校合作協同育人機制,努力彰顯服務地方的一流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南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八一勛章”獲得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教授一行來校調研指導。他強調,要發揮學校環境學科的人才和科研優勢,建好“重金屬污染物控制與資源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在建設特色型高水平大學的發展道路上,學科帶頭人與“國字號”平臺建設極為關鍵。學校要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和產業服務優勢,聯合相關需求單位,積極申報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提升市場占有率。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原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C919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一行走訪我校,對我校七十年來的砥礪奮進表示肯定和贊許,指出南昌航空大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能力強,未來要進一步強化學校航空特色,建設高水平的航空學科群,提升服務航空產業能力與貢獻。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8271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1479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7024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1864

4.創新中心組學習方式,與地方企業高校開展聯合學習

1aea2aebd4d04e8f8b6a06d0a0c33467.png

  學校不斷創新中心組學習方式,打破學習邊界壁壘,結合工作實際和專業特色開展與地方企業高校的聯合學習,嘗試探索“校地聯建、校企聯合、校校聯辦”的學習模式。

  我校先后與中共進賢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中共吉安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航空工業洪都理論學習中心組、東華理工大學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聯合學習,不斷激發學習動力,鞏固學習成果,促進學習的科學化、規范化,提升學習的針對性、有效性,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1634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2699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3305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0826

5.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成果轉化躍升新臺階

  一年來,學校在科學研究領域不斷取得新成就,從科學研究到技術開發,從成果數量到研究質量,科研能力和科技實力獲得迅速提升。

  2022年,學校羅勝聯教授牽頭項目“贛江流域農田重金屬快速識別與污染治理關鍵技術集成及應用”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全省僅兩項),項目經費2975.31萬元。

  1月13日,由我校自主研發設計的通用型智能空中機器人“昌航一號”在前湖校區飛行實驗場地試飛成功。“昌航一號”首飛成功,將助力江西航空產業快速發展,提升我省應急救援技術水平和能力;同時,也為學校飛行器設計、發動機、信息工程、航空制造、新材料等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實踐平臺,構建了“學科協同、校企協作、產教協同”的多模式人才培養機制,將更好發揮學校服務社會的功能。

  6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贛府字(2022)37號)發布,我校共有7項成果獲獎。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參與)、三等獎2項,一等獎獲獎數量位列全省第二。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18048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5568

6.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學校始終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八個堅持”,堅決貫徹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年的各項工作,為學校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9月8日,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我校測試與光電工程學院張聰炫教授申報的“視覺運動估計與場景語義理解”項目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是今年江西省獲得的唯一一項信息學科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也是我校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在環境與化學工程領域外的再次突破。

  此外,徐雪峰、溫珍海及江西省“雙千計劃”高層次人才一直扎根學校科研與教學一線,在科學研究、教書育人等方面碩果累累。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8549

7.搶抓機遇、乘勢而為,我校成立數字經濟研究院

7a2b9c885bea4200be144b2a34e965df.png

  4月19日,我校舉行數字經濟研究院揭牌儀式。數字經濟研究院主要職能在于數字經濟人才培養和培訓、數字經濟科技創新與技術服務、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咨詢與智力支撐等。學校將以研究院成立為新的起點,提高站位、搶抓機遇、扎實工作、務出成效,緊跟時代發展,推動換道超車,推進一流大學建設,更好服務“六個江西”建設。

  一年來,學校不斷健全機構,堅持高位推動,扎實開展實踐。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真抓實干,黨委書記擔任報告團講師,親力親為備課宣講,主動聯系部分省直單位、9個設區市和部分企業與高校領導,推介學校免費提供的數字經濟報告。學校先后組織校外數字經濟報告32場,聽眾8000余人,覆蓋44個縣市區、15個單位和全省市縣的1/3以上縣處級干部。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1264

8.全省航空產業鏈推進暨省航空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在我校召開

6b2e41b9e2ea42a09f8119d301609f31.png

  6月21日,全省航空產業鏈推進暨省航空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在我校召開,會上還舉行了省航空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成立揭牌儀式。作為聯合體牽頭單位,校長盧超在發言中表示,將充分發揮學校航空優勢與特色,按照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部署,做好對接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牽頭對關鍵共性技術進行調研梳理;以產品為導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科技創新成果;加強資源整合,以高效的運行機制來保障“政產學研用金”多主體協同創新;加強聯席議會和秘書處建設,對接聯合體各項工作,高位推動聯合體工作開展。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5148

9.深入推進專業內涵建設、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人才培養工作蹄疾步穩

  一年來,學校新增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獲批江西省一流優勢專業2個、一流特色專業2個,共獲批建設經費2800萬元;新增4個專業通過專業認證,新增專業數量位居全省第2;在江西省第二輪專業綜合評價中,6個專業位列專業類第1,位居全省第2(并列),14個專業位列專業第1,21個專業位列專業類前20%;11個專業入選5星專業、19個專業入選4星專業;新增獲批21門省一流課程,其中線下課程8門、線上課程4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9門;新增獲批14個省級優秀本科教學團隊,使現有省級教學團隊總數達到24個,位居全省第2;新增獲批航空制造省級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和航空制造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航空無損檢測技術與儀器實驗中心、集成電路與光電信息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5個省級實驗教學平臺;飛行器工程學院學生劉鑫被授予“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且為獲獎名單中唯一一名在校大學生,另有多位學子在各類高水平學科競賽、社會實踐、文體比賽中屢獲佳績。

  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與挑戰,我校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最大決心、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體育類專業考試和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的考試安全、組考防疫、考生服務等各項工作,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不畏難、敢戰斗、勇勝利”的精氣神出色完成工作目標。期間,許多黨員領導干部和教師帶頭堅持工作、以身示范,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22769

  http://www.jltytc.com/xwzx/chyw/content_132908 

10.把江西故事講給世界聽,學校國際傳播工作有聲有色

71576c68061945479f313d1acec2e6e3.png

  學校整合校內外人才、智力和媒體資源,積極參與協辦國家、江西省舉辦的國際傳播活動,進一步融入國際傳播主流方陣,以“留學生的中國夢”為主題創作大量富有江西特色、中國氣派的短視頻、歌曲、報告文學等系列國際傳播作品,把中國和江西故事講給世界聽,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期間,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賬號播發“行走江西 感知中國”系列對外宣傳視頻第三集《China's development in new era is inspirational:Pakistani living in China》(“巴鐵”走進井岡山 尋找中國發展密碼),觸達量達363萬人次。學校留學生系列視頻和圖文報道海內外受眾點擊量超過1億,相關綜合報道在30個國家發布,覆蓋量達到3.74億人次。 

  經江西省委宣傳部選送,學校申報的《一帶一路樂隊:把中國唱給世界聽》榮獲國家級中外聯合創作計劃優秀提案,是全省高校唯一入選單位。

  http://www.jltytc.com/xwzx/mtch/content_131677

  https://new.qq.com/rain/a/20221129A03BUZ00.html

責任編輯:楊欣